作为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举措, 2024级首设的《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》必修课程本学期开课,正式成为大一新生科研启蒙的核心平台。该课程依托"理论奠基-实践赋能-成果转化"三位一体培养体系,通过系统化的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,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。
课程建设汇集学院教学骨干力量,由7位教授领衔、5位副教授协同组建的12人跨专业教学团队,与学生工作部门联动,构建起"课程教师、教师班主任、双创竞赛指导教师"的立体化师资矩阵。课程内容突破传统理论框架,构建"科研筑基+创新导航+实战提升"的模块化教学体系:在科学探究模块,系统讲授研究设计、数据建模、论文撰写等核心科研技能;在创新实践模块,深度解析技术孵化、成果转化、创业运营等实战知识;通过"案例解剖-情境模拟-项目实战"的进阶式培养路径,实现知识传授向能力建构的深度转化。
课程创新采用"双师协同+赛教融合"的教学模式,3月27日,课程组特别邀请6支斩获"挑战杯"全国特等奖、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一等奖等顶尖赛事的获奖团队,与课程团队联合开展"科创马拉松"工作坊。通过获奖项目复盘、创新路径解构、竞赛策略研讨等环节,让新生在真实科研场景中感悟创新思维,在获奖案例中汲取实战经验。在科创实践过程中,构建了“大一年级学生参加新生训练营、大二学生参加大创项目、大三大四年级参加重点科创赛事”的全链条赛事培养模式,这种"以赛促学、以创带练"的沉浸式教学,使学生在课程初期即接触学科前沿,激发原始创新潜能。
作为拔尖人才培养的"育苗工程",未来,课程团队将持续深化课程改革,打造贯穿四年的创新培养链,为造就面向未来的战略型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